茶器茶杯

元青花帶托小盞品茗記趣

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拍了3224.2026萬美金,打破中國瓷器在拍賣市場的紀錄。頓時,元青花的身價成為收藏界話題。而今,窖藏中的一件元〈青花帶托小盞〉重現,用來品茗,這是品茶人的雅興,將茶盞古物今用,也是「落實美學」(grounded aesthetics)的實踐。

元帶托小盞

1970年10月在北京的舊鼓樓大街出土的一件元代〈帶托小盞〉,可看出當時元代所使用茶器沿襲了宋代喫茶的風格。這一件〈帶托小盞〉,現藏於北京首都博物館。

杯盞通高9厘米、盞高4.5厘米、口徑10.1厘米;托高5.1厘米、口徑5厘米。此盞撇口、小圈足,出土時口沿處已破損,後經過修補。托足較高,外撇,托盤外繪蓮瓣紋,高足外繪蕉葉紋,盞內口沿繪卷草紋,內底繪有纏枝牡丹。帶托小盞有共同紋飾:在盞的外腹與托盤內都畫著纏枝菊花,花心都畫成斜網格狀。這是表現出元代的菊花紋飾。

從元〈青花帶托小盞〉所繪的紋飾中,可看出藉著茶器所牽引出品茗的歡愉經驗。品茗文化正是透過入口的第一口茶湯延伸出來的,因此在欣賞元〈青花帶托小盞〉時,可知元代品茗正處於一個交替階段。帶托小盞反映了元代承上起下,正是團茶與散茶兼容並蓄,互為輝映的時代。

元代帶托小盞的製造年代正逢青花製造技術的重大改良期。當時以景德鎮為首的青花燒瓷業已經採取了「二元配方」胎土,即將瓷石與高嶺土加以調配使用。如此胎土可以提高燒結溫度,讓燒出的瓷器顏色呈現「白色微青」、「光潤透亮」的效果,此件盞托釉光色澤並未受窖藏影響,依然亮麗如新。

元〈青花帶托小盞〉是與其他16件窖藏品一起出土,經考證其中一件青花瓷的八思巴文款識,等同於中國的「張」字,這件元青花帶托小盞的張姓主人想來也是一位愛茗者吧!此茶器正寫照元代已走出了宋代喫茶的框架,邁向散茶的新紀元。

元朝人怎麼品茶?是沿襲宋代的末茶?或是今日所看到的散茶?事實上,兩者皆有。元朝大臣耶律楚才的詩中透露當時品茗的風華。他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中回味:「積年不啜建溪茶,心窮黃塵塞五車。碧玉甌中思雪浪,黃金碾畔憶雷芽。盧仝七碗詩難得,諗老三甌夢亦賒。敢乞君侯分數餅,暫教清興繞煙霞。」這首詩所提的就是將建溪茶餅碾成細粉,放在碧玉般的青瓷茶碗品味,這也是沿襲宋代喝茶的方法,耶律楚才想念著茶末放在碧玉般青瓷茶碗中,經擊打後的茶湯所浮現的白花雪浪的姿態。

耶律楚才寫這首詩的時候人在西域,他的想念還加上散茶給他帶來兩腋生風的感動:「高人惠我嶺南茶,燦賞飛花雪沒車。玉雪三甌烹嫩蕊,青旗一葉碾新芽。頓令衰叟詩魂爽,便覺紅塵客夢賒。兩腋清風生坐塌,幽歡遠勝氾流霞。長笑劉伶不識茶,胡為頭釵謾隨車。蕭蕭暮雨雲千頃,隱隱春雷玉一芽。建郡深甌吳地遠,金山佳水楚江賒。紅爐石鼎烹團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詩中說明:他愛上產自閩南與廣東的茶葉,這些茶葉都是嫩蕊芽尖所製成。詩中的「新芽」「玉芽」就是現在的「綠茶」,這也凸顯元代製造散茶已冒出頭了。元人熱愛散茶,耶律楚才寫下用紅泥爐(紅爐石鼎)來煮水,使得茶香滿室的場景,即為對散茶狂戀寫照。

元代《王禎農書》和魯明善《農桑撮要》中記錄了元代茶葉製造方法:茶葉略蒸,顏色稍變後,攤開扇涼,用手略揉,再行焙乾的製造方法,這就是製造烘青條形茶的方法,也說明了元代繼團茶之後,散茶已為主流了。

團茶、散茶雙雙進入品茗活動中,成為上至貴族下至平民的品茗元素。《王禎農書》說得很清楚:「上而王公貴人之所尚,下而小夫賤隸之所不可缺,誠民生自用之所資,國家課利之一助也。」可見元代朝野品茶風盛;當元代繼承團茶製造,繼而出現散茶時,除了滿足品茗者也滿足了國家政府稅收。

散茶風引動品茗風,元代的品茗風氣雖不若宋代;但我們在元代設的御茶園以及出土的青花盞托上,都可以看到元代這個游牧民族在統治中國91年期間受到漢族茶文化的薰陶。

 

元代御茶園

至元16年(1279),忽必烈命其子留駐武夷置焙局,這也開啟了元代御茶園的設置,這使武夷山的茶產量與品質雙雙提高。《閩小記》記載至元設場於武夷,並與北苑並稱。這也說明了崇安的武夷貢茶已與建安的北苑貢茶齊名。御茶園為朝廷服務,往昔是天子專用,就連茶葉採摘都充滿戲劇張力。

今日,福建省武夷山可見元代御茶園的遺址。《閩小記》載:「御茶園在武夷第四曲,喊山台、通仙井均在園畔。前朝著令,每歲驚蟄日,有司為文致祭。祭畢,鳴金擊鼓,台上揚聲同喊曰:『茶發芽』。聲勢浩大,頗為壯觀。」將採茶時代回轉到元代,在驚蟄日的「茶發芽」的宏亮喊聲中,浩大採茶人馬進行採茶是何等壯觀!

如今,「御茶園」現址有武夷岩茶研究所,專門進行對武夷茶的採摘和種植等研究工作。研究所內部留有木造建築供作烘焙、揀枝用。「御茶園」入口處設有紀念碑,記錄了元代御茶園的盛事。站在元代遺留至今的「通仙井」前,看著已經乾涸的井圈,雖不見水卻也存在著遙想元代品茗的點點滴滴……。

到元代,在驚蟄日的「茶發芽」的宏亮喊聲中,浩大採茶人馬進行採茶是何等壯觀!

如今,「御茶園」現址有武夷岩茶研究所,專門進行對武夷茶的採摘和種植等研究工作。研究所內部留有木造建築供作烘焙、揀枝用。「御茶園」入口處設有紀念碑,記錄了元代御茶園的盛事。站在元代遺留至今的「通仙井」前,看著已經乾涸的井圈,雖不見水卻也存在著遙想元代品茗的點點滴滴……。

  1. 胎土方面。選用的泥料不用機器加工,使用人工腳踩淘泥,這樣的胎土留有的氣泡與細小顆粒與老器無異。
  2. 釉藥鐵斑。採用景德鎮青料,其含鐵量高,所繪青花色澤在頓筆之處出現積釉,產生黑斑現象。
  3. 露胎。杯與托的足內無釉,露胎處有泛鐵質的紅釉斑,即所謂「火石紅」釉斑,這也是元青花圈足底部常出現的特有現象,亦成為元青花的鑑識關鍵所在!
  4. 裝飾紋路。盞內口沿內繪捲草紋,盞內底是雜寶紋之法輪,盞內璧是菊花,盞外口沿外繪有雙錢紋,外壁繪有菊花圖案紋。托盤頂部雙錢紋,托盤外璧為蓮瓣紋,盞足外繪羽狀蕉葉紋。

恢復元〈青花帶托小盞〉,是今人熱愛元青花的一個想望,透過元〈青花帶托小盞〉,或品飲龍井,或品飲碧螺春。而以景德鎮使用的高嶺土製瓷,燒出的瓷器潔白,加上釉藥中所使用的青料,是天然礦物提煉出的鈷料,在發茶性上具有留香藏韻的效果。由於其發色與器型所激發出的茶香,已成為我們想望元代品茶的和煦春陽,那麼實際拿來品茗的效果如何?筆者便曾在蘇州以碧螺春放置於帶托小盞,更帶著它前往杭州,在西湖邊上放龍井入盞,賞湯色,品滋味。

 

品茗體驗

綠茶湯色以鮮綠為佳,從湯色深淺可以看出茶葉的新鮮度。〈青花帶托小盞〉釉色明亮,帶有鴨蛋殼般的青色,可襯托出茶湯的青色與明亮。從盞面直接往下看盞底,可見茶芽與青花圖案相互輝映,形成一種視覺享受。盞型敞口,可以欣賞嫩綠的綠茶湯色,以及茶芽所舒展出的容貌,同時又利於雙指扣住盞口,品飲綠茶時以此盞嘗得到新鮮優雅。

茶盞自然施釉有利發茶香氣。茶芽的香氣,在沖泡時透過杯子的聚香冉冉而升,若是杯體保溫度不佳,香氣易渙散,難將高雅香氣激發。元帶托小盞,先置碧螺春於盞內再注水,只聞茶香從盞口縹緲上揚,傳送悅鼻的枇杷香。此盞的釉藥對於茶湯的負面氣味有改善效果。盞用對了釉有助品茗者辨識香氣,並帶出去蕪存菁的效果!

元帶托小盞造型符合人體力學,以口就盞時,第一口啜飲的茶湯,在與杯體口沿做接觸時,若盞體口沿不夠細緻,常會帶來對品飲者的衝擊,入口茶湯無法充分地用味蕾品賞。盞體口沿的花草紋給視覺帶來一股平和,舉杯入口時不急不緩,讓茶湯與味蕾自然接觸,讓綠茶的鮮醇柔和盡出,湯汁柔和順口。

使用茶器不當,常使綠茶產生生青澀口。茶湯入口時苦味難以轉甘,不同茶湯使用不同茶器,在品茗過程中變化多端。

元〈青花帶托小盞〉,除了利於茶湯香氣,更有助提升美感。品茗時,杯盞是與人最為貼近的用器,元青花帶托小盞更是具有靈性的用器。端起茶托,不用擔心茶杯燙手,藉著茶香暫離水泥叢林,讓情緒回到元代品茗風華,進入元帶托小盞與綠茶共舞的盛景裡。

元青花的賞心悅目,可以培養出高度的美感。青花帶托小盞傳達了一個訊息:它在中國茶器史上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性。它的茶托訴說著宋代喫茶的雅趣與精緻,縮小的盞則開啟了往後散茶用杯的先河。

【收錄於《典藏古美術》2005年11月號 #158】

Related Articles

Check Also
Close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