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興青茶

單欉 茶名 傻傻分不清

【茶人詹台北報導】媒體報導:「單欉」烏龍茶是由一棵茶樹所做成的茶葉!這種「望文生義」對於茶的分類品種,產生了許多誤解。市場上許多的茶名稱,常因茶的品種、品牌名稱而互相混淆不清,造成消費者一頭霧水,摸不清理更亂。本報專訪池宗憲,為讀者釐清一些常常被混淆的茶名。

什麼是單欉?單欉,並不是指一棵茶樹,而是源自武夷茶的分類與命名。 武夷茶的分類是有規律的。武夷岩茶,特指生長在武夷山上的茶葉,製成半發酵烏龍茶類。其分類主要是根據品種、地域而定,依歷史沿革,先有岩茶、洲茶之分,後有小種、奇種之分。

武夷茶的命名現今多以茶樹命名。以肉桂茶樹製成之茶稱「肉桂」。 而名欉、單欉則指因數量少,依據個別特徵命名之茶,例如水仙、佛手等。

到大陸旅遊的人喜歡買「大紅袍」;但,到底什麼是「大紅袍」?

真正的「大紅袍」又稱「茶王」,專指生於九龍窠岩壁六株大紅袍母樹所產、年產量不到一斤的成品茶。而一般市場上看到所謂的「大紅袍」,泛指以武夷山區的茶樹為原料所採製的產品。

至於為什麼叫做「大紅袍」?有人說是因為大紅袍茶樹生於崖上,人們訓練猴子採摘,而山野間野猴很多,為分別家猴及野猴,故讓家猴穿著紅背心,因而得名。也有一說是清代官吏取此茶送給朝廷,似皇帝紅袍而得名。較具可信度的說法是:「大紅袍」主要是以其「嫩葉是紫紅色」得名。

池宗憲品由大紅袍母株所栽種的茶,他說茶湯一入口,只覺一股熱氣順著茶湯而下,雄勁的深厚「岩韻」逆轉而上,直逼喉頭深處,像是武林高手輕功躍起,並揮舞著雙袖,以風火深林的速度捲動平靜的味蕾,帶來無限震撼!茶湯排山倒海轉化後的餘香伴隨空靈與飄逸,在口中只覺若有似無,卻點滴在心頭!

至於紅水烏龍是台灣烏龍茶的代表作,很多人以為紅水烏龍茶湯要很紅,這是誤解了紅水烏龍。

什麼是紅水烏龍?紅水烏龍主要的產區在南投縣凍頂一帶,由於製茶時講究發酵精準,近年來在清香烏龍茶的主流下,許多茶師不願做這種費時費工的茶。

紅水烏龍的出現與地理位置息息相關:凍頂茶區所在的鹿谷鄉位於南投縣中心偏西南方,北隔濁水溪與集集鎮相對。東鄰水里鄉、信義鄉,西與南均和竹山鎮毗連。總面積176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4.3%,包括鹿谷、廣興、內湖、和雅、竹林、竹豐、彰雅、永隆、鳳凰、初鄉、秀峰、清水、瑞田等村落,當地氣候溫和,為丘陵地形,年平均溫度攝氏25度,年雨量豐沛,氣溫年平均21~23度。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