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興

茶飲料太超過

【茶人詹台北報導】
兒茶素帶來茶飲料爭議,迫使衛生單位必須重新幫消費者把關。

這次市面上部份之名飲料因而茶素不足而下架,部份之名飲料因而茶素不足而下架看來已經還消費者一個公道;但這些茶飲料上架至今已長達數年,有的以不同的品牌名稱,販售相同的內容物。那麼在今之前,大量喝茶飲料的消費者,又該給他們什麼交代?

扛著兒茶素有抗氧化功能的茶飲料,透過大量的電視廣告,塑造形象,並讓消費者相信茶有益健康;如今,衛生署做了亡羊補牢的工作,即使他們所說的兒茶素會因天候影響而減低,是有其合理性,那麼如何克服茶飲料的包裝問題,便是下一個重要課題。

食品藥物管理局研判,天然兒茶素易受環境溫度、光照等因素影響,導致自然衰退。儘管這種說法包括了外包裝、運送等種種因素;但消費者要問的是:主管單位又如何證明,這些飲料出廠時是符合標準的?

主管單位指出,因茶飲料兒茶素含量與標示不符,除要求廠商提出改善計畫、加強監測外,地方衛生局也會以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處新台幣十萬元到五十萬元罰鍰。

茶的罐裝飲料被消費者接受,被視為保健飲料。兒茶素含量問題,只是眾多茶飲料潛在問題的冰山一角。例如,諸多茶飲料的廣告用詞,有的用茶花,有的用冷泡,有的說是阿里山茶,有的說是玉山茶,這些廣告用詞是否符合內容物?站在茶對健康的影響以及對消費者的保護,都是即將面臨的問題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