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興

日本茶道淵源

【台北訊】中國的茶文化始於唐代(六一八至九○七年)。當時國勢強大、文化昌盛,並在茶藝家陸羽所撰寫的《茶經》推動下,茶不但成為國飲,飲茶的風尚更隨佛教開始傳入日本。然而於初傳時期,茶的飲用只流行於日本的宮廷貴族、上層社會及僧侶間,而飲用方法亦仿效陸羽所推崇的煎茶法。到了宋代(九六○至一二七九年),中國的飲茶方法已由煎茶法過渡到點茶法,上至皇室下至平民百姓均熱愛飲茶,更興起了鬥茶遊戲,南宋開慶年間,鬥茶的遊戲漂洋過海傳入了日本逐漸變為當今日本風行的「茶道」。
  南宋時,日本僧人榮西禪師(一一四一至一二一五年)兩度往中國留學,於一一九一年時把中國茶的種子帶回日本種植,積極提倡中國的飲茶文化,並以漢文撰寫了日本第一本茶書《吃茶養生記》,記載宋代的製茶法、點茶法和飲用茶的保健效用,奠定了茶末的飲用為日本茶道的主流。經榮西禪師的推廣下,日本的飲茶文化開始在民間普及,促使日後日本茶道文化的建立及蓬勃發展。
        從南北朝(1336年)到室町中期(十五世記中葉),「鬥茶」的方法及茶亭幾乎完全模仿中國。室町中期以後,「鬥茶」的趣味也逐漸日本化,人們不再注重豪華,而更講究風雅品味,於是出現了貴族趣味的茶儀和大眾化的品茶方法。
  到了室町末期,出現了一位茶道大師千利休,千利休創立了利休流草庵風茶法,一時風靡天下,將茶道發展推上頂峰,他強調茶室與所有茶具的調和、主客同心的理念,以「和敬清寂」四字總結茶道精神。日本的傳統茶道汲取了唐、宋時期的中國茶藝特色,再加以發揚光大,從而發展出一套具有獨特日本文化色彩的茶道精神。

Related Articles

Check Also
Close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