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艾瑪】紫砂壺墨拓,是一門富有傳統韻味的工藝。通過將宣紙輕柔地覆於壺身,以墨汁細細拓印,便能將紫砂壺上精美的壺款、底款、蓋款和把款,以及壺身的銘文與圖案完整呈現。
每一道拓印都需要耐心與技巧,才能準確捕捉壺身上的凹凸紋理,這種方法不僅能保存名家壺的工藝特色,更讓我們有機會近距離欣賞其中的刻工之精湛。
透過墨拓,紫砂壺上的每一處細節都被清晰地展現,讓人彷彿能觸摸到匠人當初雕琢時的用心,體會其中蘊含的金石之美,墨拓既是一種記錄方式,也是一種藝術再創作,為紫砂文化增添了另一層深遠意義。
- 墨拓材料:白芨水、軟毛刷、拓包(大、小包)、豬鬃刷、墨汁、宣紙
- 白芨水製作:中藥行購買白芨片或白芨粉,沖泡熱水,使其產生帶有黏性的液體即可。
- 拓包製作:以棉或綢布將棉花包裹紮成蒜形,以橡皮筋綁緊,拓包表面必須繃緊。
※ 拓包的使用
- 大包沾墨汁,小包沾大包,藉此調節墨汁量,避免拓印時墨跡不均勻。
※ 拓印的步驟
1. 清潔待拓印器物表面,並裁剪出合適大小的宣紙。
2. 在拓印器物刷上一層白芨水後黏上宣紙,讓宣紙均勻沾上白芨水,以軟毛刷輕輕刷去氣泡與摺痕,並拿起第2片宣紙覆蓋於上,重複步驟1,疊2張宣紙是為避免敲打時劃破拓紙。
3. 以豬鬃刷(普通牙刷缺乏彈性不建議使用)敲打宣紙,使宣紙凹入字體/花紋的刻痕,施力要均勻,切勿用力過猛造成紙張破損。
4. 將大包浸入墨汁,以小包沾取大包上吸附的墨汁,此時可在其他紙張上測試小包的墨汁是否不足或太多,拓印墨要乾且淺,不宜太濃太潮;當拓紙7、8分乾時,開始上墨,利用調節好墨色的小包來回上下捶打拓紙,逐次加濃,直至拓面皆上色即可;待拓紙9分乾取下拓本,太濕取下時容易破裂。
【感謝Sherry提供拓印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