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侍茶師學院(ITSA)] 2021年1月份 新的侍茶師誕生
2月7日國際侍茶師學院在天香樓舉辦2021年1月份侍茶師結業典禮,共有12位學員合格,分別為曾昭雄、張瑜芳、吳筱恬、郭珍琪、黃巧琳、謝宜穎、馮舜雯、楊婉君、張煜昇、高嘉駿、廖怡雯及侯雅軒。
評審老師李昂在結訓典授證書時勉勵同學:「這是我第二次來評這樣的活動,有兩個很重要的心得要跟得到證書的同學分享,第一次評審時充滿嘗試精神,可是到這一屆已經很知道搭配的潛規則,譬如說很多人基本上都會知道東坡肉要配東西,使得評審時少了些驚奇之處,希望各位要有嘗試的精神,廣泛拿各種各樣的茶做Pairing,保持開發、嘗試的精神,這個是非常重要,才能夠精益求精。同時,若季節性食材有味道強的食材,可以先對品嘗者建議先吃一口原味接著喝一口茶,之後可以再跟味道強烈的食材搭配。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未來不論有沒有走入這樣的工作行列,侍茶師為終身的伴侶是幸福的!」
此外,李昂同時宣布將要和池宗憲合作共同完成一部以鹿港和大稻埕連結的小說,這項決定博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學員希望早日見到作品。
另外兩位評審郭伯嘉和黃蘭菁醫師分別肯定學員在實作上的投入的表現,更期待將餐茶引美味帶入國際市場的到來。
郭伯嘉醫師說:「恭喜各位通過考試!參加了幾次評審,一直在反向思考Pairing到底是要增加和諧性,還是製造衝突性?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第二個如李老師所言,『已經有一個套路出來了』,如何再固定套路裡找到差異性,這個在未來工作上、面對不同客人時,或是面對品茗者所要面對的問題,如同海鮮配白酒、香檳,或是紅肉配紅酒,好像沒有什麼爭議,若你找到海鮮烹調方式可以搭配勃根地時,製造反差與衝突性為飲食找出樂趣。看到今天菜單,有五十年包種,會放半世紀的包種一定有其特點,給客人介紹時,一定要強調其特別性才會有市場差異性,就像紅酒類在國際市場的獨特性,因為已經把其差異性製造出來了,再次恭喜所有通過考試朋友,謝謝你們!」
黃蘭菁醫師說:「這是我第三次來當評審,當時老師希望我可以帶給大家是比較偏素人、消費者的意見,有的評審擅長評論美食,有的評審擅長評論茶類,我就是以一個年輕世代未來主力消費族群,現在很多中西合併的創新料理,不管你們以後是要做哪個,像是有人是做餐飲,有人做茶,未來要符合市場需求時,要怎麼推陳出新,還是說要怎麼發展,侍茶師訓練可以帶給你們很多的衝擊與靈感,餐茶搭不搭是一回事,要有大膽創新的構想,基礎功紮實就應該再往前踏一步,去找出一個全新的面貌。無論是在你的職業上面,或者說你未來只是想把侍茶師當作興趣時可以去發展、思考的事物!」
餐會請來吳麗英、吳宜芳及莊芬宜分別用三把清代水磨壺,泡飲本日餐會佐餐茶,共同完成餐茶美味。首先登場的是吳麗英以清代段泥水磨壺泡飲2020武夷茶金牡丹,搭配〈杭式珍饈前菜盤〉〈陳醋生爆酥鱔背〉〈蘿蔔絲酥餅/蟹殼黃酥餅〉〈天香樓酥炸響鈴〉,第一壺茶湯淡搭配冷前菜,接著較濃的茶湯凸顯了武夷茶的岩骨花香與油炸菜餚非常速配!
吳宜芳以清代紅泥紫砂壺泡飲2020大禹嶺104k高山烏龍,搭配味道淡雅的〈瑤柱溜澎湖絲瓜〉〈西湖宋嫂魚圓羹〉〈杭州龍井白蝦人〉,大禹嶺104k單寧細緻與龍井蝦仁咀嚼時,白蝦纖維更加有彈性;品嘗〈西湖宋嫂魚圓羹〉時,可以先舀起一勺,加入一點茶湯,茶湯點醒綿軟的魚丸,淡雅茶湯與淡水魚鮮交織出一口山河美味。
最後,莊芬宜以清代洋桶壺泡飲五十年包種茶,搭配〈香煎時蔬兩面黃〉〈慢工蓮栗燒羊腩〉〈芝麻棗泥香鍋餅〉,老包種陳放過程中沒有再烘焙,透過陳化產生帶有蔘香,醇厚的陳年滋味與〈慢工蓮栗燒羊腩〉互相輝映,軟綿的蓮子、栗子與羊腩,遇上溫潤醇厚的陳年包種,茶湯化解油脂,引出羊肉獨特的清香鮮嫩,服貼了濃厚的佐料,令人驚艷。
餐點與茶款怎麼選?怎麼配?各自表述,餐茶配是剛起步的餐飲體驗,未來侍茶師要如何融合,如同方才三位評審給予的期許,只是一個開始,學院創辦人池宗憲表示:「臺灣推動侍茶師正在起步,許多星級的餐廳也紛紛推出餐茶活動,帶給消費者踏進美麗餐茶世界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