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

買茶防身術 楓露茶隱喻尋味無常

什麼茶要泡三、四次才會出色?有怎樣魅力讓沒吃到茶的賈寶玉激動摔杯?這款茶為何成為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成為晴雯中的祭品?那就是迷惑後人的「楓露茶」。

第八回:「寶玉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來,因問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楓露茶,我說過,那茶是三四次後才出色的,這會子怎麼又沏了這個來﹖』茜雪道:『我原是留著的,那會子李奶奶來了,她要嘗嘗,就給她吃了。』寶玉聽了,將手中的茶杯順手往地下一擲,『豁啷』一聲,打個齏粉,潑了茜雪一裙子的茶。又跳起來問著茜雪道:『她是你那一門子的奶奶,你們這麼孝敬?不過是仗著我小時候吃過她幾日奶罷了。如今逞得她比祖宗還大了!如今我又吃不著奶了,白白的養著祖宗作什麼!攆了出去,大家乾淨!』說著,立刻便要去回賈母,攆他乳母。」

賈寶玉怎麼忽然間動怒,發了這麼大的脾氣。賈寶玉的形象一直都是憐香惜玉,又為何把茶杯打破,還讓茶水潑了茜雪一裙子,接著暴跳如雷說出攆走乳母的氣話,這種完全激動且失去理智的說法,不正是顯現賈寶玉的任性和情緒激動容易失控。

賈寶玉吃不到自己早上剩下的茶就發飆,這茶深藏何種魅力非吃到不可?他的脾氣又怎會為一杯茶動肝火?賈寶玉對乳母的不滿,完全失控是賈寶玉潛意識的爆動,難道賈寶玉就像泡楓露茶一樣,要三、四次才會露出色澤,非要歷經許多事件衝擊,才可見賈寶玉真實面貌嗎?

第五十八回:「殊不知只一『誠心』二字為主。即值倉皇流離之日,雖連香亦無,隨便有土有草,只以潔凈,便可為祭,不獨死者享祭,便是神鬼也來享的。」賈寶玉在後設文本中,正邪兩賦,在不同章回中,他的心性大部分都處於泰然悠閒中,對於自己所應有的誠心,也是非常堅持,對於已經往生的晴雯,他特別寫了祭文,更能顯露出他的誠心,還惦記著晴雯平日愛喝的楓露茶。

楓露茶的真相在後人研判是什麼茶?茶要泡三、四次才出色?六大茶類中按不發酵、輕發酵、中發酵到全發酵茶,肯定不是不發酵的綠茶,綠茶泡過三次之後就淡而無味了;也不是紅茶,因為紅茶就在第一泡就能夠使茶湯泡出漂亮的顏色。擁白茶者就言「三四泡才出色」不是白茶是什麼?

白茶加工時未經揉捻,陰乾未烘焙,故茶汁不易浸出,沸水沖泡後,浸泡二到三分鐘以上茶湯才呈泛黃,才得好味。然而白茶始製成時間和《紅樓夢》成書時間拼不攏,白茶製造的歷史據《福建地方志》和張天福(1910-2017)《福建白茶的調查研究》記載,約始自一百五十多年前,由福鼎縣(現屬福建省壽德市)創製,《紅樓夢》曹雪芹批閱增刪五次,當時白茶未在茶市場現蹤。

白茶製造歷史先由福鼎開始,以後傳到水吉,再傳到政和。以製茶種類說,先有白毫銀針,後有白牡丹、貢眉、壽眉;先有小白,後有大白,再有水仙白,白茶對號入楓露茶時不我與,無法入座。

《紅樓夢》中的茶讓我們看到以茶之名,卻無茶之實的虛構,如假似真,真又是假的隱喻。第三回〈託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中描寫了林黛玉初入賈府,用餐時下人捧來漱口的茶,林黛玉察言觀色見茶是用來漱口也就沒有喝,但這裡漱口的茶是真正的茶,如同有些餐廳在吃海鮮時會備有洗手盅盛著茶,好讓客人在品嘗完海鮮後洗手去腥,若不明所以拿來喝,可就貽笑大方了。

「有茶之名,無茶之實」,其中最隱晦的是「加味茶」,是在茶葉中添加不屬於茶的香味或滋味,加味茶最常在市井所賣的手搖茶中,無論是叫四季春、金萱,甚至杉林溪、阿里山的茶,這些茶原料是來自產區的茶葉?還是化工原料所調製出來的?

另外,加味茶屬於紅茶系,紅茶大抵是進口有品牌,打的是百年老店字號;然而這些紅茶基底以外,所產生的香味係後製而成,或加水果,或加花卉香草,卻擁有極大的消費族群!紅茶是國外品牌,添加的香味跟茶無關,是為複方作法,茶品質好壞,牽涉到茶行商譽,對消費者而言如何分辨加味茶的加味是可以喝或是不利身體的?

加味茶不能稱為茶,茶是喝健康,不宜受到香味的誘惑,消費避免吃茶傷身的防身術如後:

  1. 聞茶乾,不管是烏龍茶、紅茶,茶乾還沒有泡時,就香氣四溢,試想茶是透過熱度,其揮發性的香氣,若未經過熱度激發,冰冷茶乾就有撲鼻香氣,絕非真貨。
  2. 或許有人味覺不夠靈敏,但嗅聞時可以用兩段式方法,乍聞就很香,可視為加味;第二段深聞,可能甜中帶刺鼻味,顯示加味功夫到家,許多人喝這種茶不知,奉為真品,真正香味沒有如此香氣,反而會有認賊作父的誤會。
  3. 泡開就知其真偽,茶葉泡開後香氣散發快,茶湯滋味若有加味,三泡後仍然香甜。
  4. 茶湯泡開後,等待冷卻,在杯底可以看到茶湯沉澱茶屑,但也可見有點黏性的沉澱,那麼這些沉澱物用水再沖,會黏在一起,茶渣而是加味香料的沉澱物。

再看茶底,茶葉打開後,經過加味的茶,葉底聞到的是水味,不會留有一絲清香,因為其香氣是由外添加的香料,拿這樣的葉底跟還沒有泡的茶乾兩相比較,立馬知其香的假與沖泡後無味的真!

《紅樓夢》的楓露茶隱喻,令人尋味無常;更重要的是,不要買到有茶名卻無茶之實的茶。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3月 #174】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