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紅茶餐茶黑茶

「尋味餐茶」培訓完美收官 茶的美味探索 初學者也能輕鬆嘗鮮

【艾瑪台北報導】中華茶人雅興藝術協會本月27日於亞都飯店完成「尋味餐茶」最終培訓,為期三週的餐茶饗宴圓滿結束。

本日培訓亮點在於品鑑多款台灣難得一見的珍稀茶品。主講人池宗憲精心挑選了2022年雲南紅茶、2021年祁門紅茶、2016年金駿眉等特色紅茶,以及1995年曬青普洱、1990年渥堆普洱、1920年同興號等珍貴普洱茶,這些難得一見的茗品,讓學員大開眼界。

培訓巧妙融入起司、鍋巴、肉乾和南瓜等日常食材,演繹餐茶搭配的藝術,經過前兩週的培訓,學員已能熟練運用累積的品味經驗,探索茶與食物的完美組合,透過多次實驗,大家深入體會到茶與美食之間的奧妙關係。

在最終場次,池宗憲老師為全程參與的學員頒發結業證書,肯定他們在培訓中的用心與進步。隨後,更帶領學員前往米其林一星餐廳「A CUT牛排館」,享受一場精緻的餐茶體驗,為這趟味覺探索之旅劃下完美句點。

中華茶人雅興藝術協會主辦的「尋味餐茶」培訓,致力於讓愛茗者發掘茶的多元風味,突破傳統品茗框架,將雅致茶藝融入日常生活,創造餐茶新風尚。

學員培訓心得

宋齊有 學員
這次參加茶餐搭配培訓,很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陪伴。整個培訓分為三天,老師都做了精心的設計。第一天主題是不發酵綠茶和輕發酵白茶,包括龍井、太平猴魁、貴州白茶、福鼎白茶,搭配以甜點為主。第二天是黃茶和青茶,搭配芝麻、松子、烏魚子、豆乾。第三天是品嚐紅茶(滇紅、祈紅、金駿眉)和普洱(渥堆熟普、曬青生普),搭配鍋巴、肉乾、乳酪、南瓜。這些搭配方式在家中都不會想到嘗試,讓我獲得很多新體驗。從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茶餐搭配需要多練習、多嘗試,並記錄體會。另外,做茶餐搭配時,茶的濃度要比平常品茶重三分之一,這點經過實踐確實能體會到差異。有老師指導的培訓不僅能獲得專業建議,還能品嘗到平常接觸不到的茶品,這樣的學習經驗非常寶貴,為未來的練習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指引,避免了盲目摸索,再次感謝老師的指導和同學們的陪伴!
 
葉秀玲 學員
在培訓中品嚐了許多平時接觸不到的茶品,除了在茶藝館泡過的杉林溪茶外,其他都是首次品嚐。從第一天時常答錯到後來,漸漸學會調整自己的味蕾。雖然三天培訓已結束,但這只是學習的開始。從第一天的綠茶、白茶搭配甜點,到第二天品味杉林溪配松子時,能感受到松子碰到杉林溪時,口腔中的奶香味,以及松子原有的濃郁味道轉淡的變化。到第三天的紅茶和普洱搭配,更明白餐茶配是在「同中求異,異中求同」的道理。這三天培訓收穫很多,不只是味覺的訓練,在餐茶搭配過程中,還要注意茶席的整潔、如何表達茶的味道等,現在雖然還處於「見山不是山」的階段,但希望有朝一日能達到「見山是山」的境界,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和大家一同學習。
 
何書昀 學員
這三天的培訓,雖然有兩天味覺不太靈光,但第一天在侍茶過程中,發現了食物搭配的新層次。以前對豆沙類的搭配較為直覺,但龍井配紅豆羊羹卻呈現出完全不同的層次感。老師帶來的各種茶品和搭配樣本,為我們的味蕾建立了一個標準。例如知道了真正的金駿眉應有的味道,幫助我們建立基本的味覺認知。當搭配出讓口中產生「火花」的感覺時,就是找到對的組合。雖然今天品茶時感受不太清晰,但發現乳酪能與大部分紅茶搭配。在不確定時,可以相信第一直覺。而鍋巴因本身香氣獨特且不會搶味,特別適合搭配普洱茶。老師準備的食材中藏有許多令人驚喜的搭配組合,建議大家要勇於嘗試,不要害羞,即使泡壞了也要多試幾次,珍惜這個練習的機會。
 
張家珮 學員
這三天培訓的總體心得是,在挑選茶和點心或食物的搭配時,最重要的是兩者的味道不應互相壓迫,而是要能夠互相呼應。經過這幾天的試驗,掌握了一些基本規律:比較甜的零食適合搭配綠茶和白茶,但也有例外,如獅峰龍井配枸杞就出乎意料地和諧。口味較重的食物則適合搭配高發酵度的茶。令人驚喜的是,第二天品嘗到杉林溪配松子時,發現這種nutty風味的堅果與茶葉竟能相得益彰。第三天最特別的體驗是金駿眉配鍋巴,入口後立即散發出煙燻香。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組合包括滇紅配南瓜、祁門配鍋巴、金駿眉配起司。至於普洱茶,可能因為是老茶和熟茶的關係,味道較為濃郁,與零食的搭配感覺較為獨立,沒有特別突出的互補效果。這些學習對未來舉辦茶會時的茶點搭配提供了很好的參考方向,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方式來挑選合適的茶點。
 
詹庚祐 學員
這次培訓讓我明顯感受到,泡茶就像廚藝一樣,不能單純依靠具體的步驟,如水溫或沖泡時間來定義。因為我比較偏理工思維,總想將每個步驟分解,但發現變因實在太多,從天氣、糕點到茶葉品質都會影響最終效果。就像炒菜時食材每天都在變化,如果做法一成不變,反而無法保持一致的品質,所以感覺的培養非常重要。
從第一天到現在,發現品茶確實不易,因為味道容易遺忘。即使上次覺得某個搭配很好,下次可能就記不清具體感受。而且很難準確描述品嚐到的味道,比如大家都覺得乳酪配紅茶和普洱都很好,但要說明兩者的差異卻很困難。未來需要加強自己在茶、食物及搭配方面的知識儲備,這樣才能更好地分享感受,也能更清楚理解大眾品味與個人品味的區別。這確實是一門需要長期鑽研的深奧學問。
 
曾芳鈺 學員
這次品嚐的滇紅茶香氣與台灣紅玉相似,特別適合配鍋巴,能激發出鍋巴的米香。祁門紅茶帶有蜜桃香,與起司搭配時能凝聚起司的味道。金駿眉散發桂花香,也適合配起司,而普洱茶則較適合搭配肉類。
總結這三次培訓的心得,原本身為茶的初學者,平時只把茶當作解渴飲品,但透過這些培訓,發現茶的世界遠比想像中複雜。單是紅茶就有大葉、小葉、芽、樹種的區別,不同海拔也會帶來不同風味。來培訓前擔心氣氛會很嚴肅或無趣,但發現老師講解每種茶都像在說故事,能激發想像力。明白了茶與餐點的搭配其實是很主觀的感受,感謝老師教導如何用心感受舌尖上的味道。
 
白晴芬 學員
這三堂培訓的學習歷程讓我對茶文化有了全新的認識。通過老師的引導,我們品嚐了六大茶類,學習了基礎的茶葉製程、產區知識,以及品飲與搭配技巧。藉由老師的著作,我獲得了關於茶的基本概念與知識。老師解說得非常清晰,讓我明白若要更深入鑽研,需要更多實際品茶經驗。在茶餐搭配方面,老師提出的「1+1大於3」的概念令人印象深刻。起初我以為只要達到相加的效果就足夠,但實際體驗後發現,絕妙的搭配能夠在食物與茶的交融中,創造出全新的層次與價值。這次培訓中,我們嘗試了搭配各種鹹甜點心,這些都是我先前未曾接觸過的體驗。
特別是在品嚐紅茶時,我驚訝地發現茶文化的深度遠超過我的想像。以前對紅茶的認知僅限於西方茶品,三款紅茶中最喜歡祁紅,它具有豐富的果香,入口滑順平衡,不會苦澀,尾韻優美。至於普洱茶,這是我的第一次品嚐經驗,特別喜歡它與起司的搭配,兩者的香氣完美融合。在這學習過程中,我體會到要學會表達品茶感受的重要性,如何將單一的味覺體驗轉化為豐富的描述。這種能力需要時間累積,三堂培訓只是個起點,還需要透過持續學習、閱讀與聆聽來深化。
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與大家共同學習。我很欣賞老師的教學方式,讓每位同學都有發言和實作的機會。雖然培訓時間短暫,但內容充實。培訓後我都會透過老師的書籍複習,記錄重點。這次的學習讓我意識到茶文化涵蓋了歷史、文化、器具等諸多面向,未來還有很多可以探索的領域。我期待能繼續跟隨老師學習,慢慢深入體會茶之美。
 
王昱文 學員
這三天的培訓讓我接觸到平常不會深入了解的茶品,打破了我以往只把茶當作解渴飲品的認知。在品茗過程中,我發現南瓜特別適合搭配祁紅,而乳酪和鍋巴則與渥堆普洱相得益彰。雖然肉乾的搭配較為困難,但也能與祁紅或普洱產生不錯的味覺體驗。透過培訓,我學習到茶與食材的搭配可以產生融合、對比與互補等多種變化。特別是第二堂培訓的高山茶,讓我明白不同產地、種植方法和海拔高度都能帶來獨特的風味,這完全顛覆了我原本認為高山茶只有單一味道的想法。感謝老師開設這門培訓,讓我們有機會品嚐到平常接觸不到的優質茶品,開啟了我對茶文化的全新認識。
 
顧又寧 學員
剛開始培訓時,因為身體不適,感官觀察能力受到些許影響。不過在品嚐普洱茶時,特別是曬青普洱與起司、肉乾的搭配,讓我驚喜地發現口中殘留的肉味與起司香氣特別豐富。初次培訓時,我的緊張感遠大於期待。雖然對學習新事物充滿興趣,但在活動中表達自己的想法確實讓我感到壓力。然而,第一天品嚐龍井配羊羹的經驗,徹底改變了我的心情。原本覺得過於甜膩的羊羹,與龍井搭配後在口中迸發出驚喜的香氣,這次美好的體驗提高了我接下來培訓的期待感。很感謝有這樣的學習機會,讓我在克服緊張的同時,也能體會到茶道帶來的驚喜與快樂。
 
楊尊瑿 學員
在品茶過程中,我主要透過起司搭配各種紅茶來辨識風味,其中第二款祁紅較符合我的口味,因為其他茶款的韻味相對較少。從紅茶到黑茶的變化過程中,我發現兩者的屬性有所不同,特別是普洱茶,我更傾向單飲。這次培訓的品茶方式與平常很不同。一般品茶會從第一泡到後面幾泡慢慢體驗,但這次培訓在短短兩三個小時內就要品嘗四五種茶類,這對味覺的敏感度和辨識能力都是一大挑戰,尤其是第二天的培訓特別具有難度。
整體而言,這是一次很棒的體驗培訓。從溯源找茶、看茶、品茶到泡茶,這些初步的基礎步驟和體驗都有所收穫,讓我對品茶有了全新的認識。
 
陳瀅 學員
這次透過池老師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知識的分享,不僅開啟了我對茶的思考,更讓我對餐茶搭配有了全新的認識。過去我參與過許多茶會,也因公益需求自己舉辦過茶會。無論是日式和果子配抹茶,或是單純品味各地名茶,都停留在表面的享受。而池老師將這些元素做了完整的整合,教導我們要深入思考茶的精髓。現在想來,若能懂得餐茶搭配的學問,必能呈現更有價值的內容。這樣的領悟也讓我在挑選公司送禮的茶品時,有了更專業的思考角度。培訓中,我特別體會到描述茶餐搭配的重要性。以今天的體驗為例,南瓜的細膩綿密搭配滇紅的蜜果香,呈現出秋天的暖意;起司的微鹹奶香與普洱的陳香相得益彰,茶的清爽平衡了奶的厚重;肉乾配上祁門紅茶時,花香與鹹味的交融令人回味無窮;雖然金駿眉的搭配讓我困惑,但這促使我嘗試不同的配對方式。最後,我覺得培訓最有價值的就是老師帶領進入任意門裡學到餐茶配,甚至跟人家共餐的時可以共享學習過的經歷,然後也傳遞我們要普及這個茶生活,老師一直在台灣用心經營推廣茶文化,非常感謝老師還有他的團隊,謝謝。
 
張達明 學員
來培訓之前,並沒有任何期望,只是想來玩玩。過去爸爸的朋友都會買茶,所以我也試喝過;像是疫情前,我都會去南港茶業博覽會,雖然現場喝的茶不錯,一斤要價上千,但買回家自己泡飲時卻完全不是那個滋味,我想商家也看出我不懂,就給我另一款茶的經驗。這次培訓讓我學到很多,原來還有像祁紅和金駿眉風味不同的紅茶,過去我對紅茶的認知很有限,現在能體驗到不同茶類的風味特點,真的很感謝老師和大家。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