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艾瑪】水為茶之母,壺為茶之父,每個步驟環環相扣,很多人知道要選好壺,用好水,卻忽略了「注水」這個環節,殊不知透過注水的輕重緩急,就能改變茶滋味!
池宗憲老師教導學生利用銀壺注水,透過器具大小的變換,練習掌控水流粗細大小。
提起盛水銀壺,單手持壺,指尖放鬆,以掌腹支撐,提氣收小腹,手腕便能輕鬆調整壺器角度,平穩調整水柱粗細,穩定水流大小。
切記注水時千萬不要聊天,屏除外界干擾,沉澱繁亂思緒,集中精神感受水柱力度,才能體察到茶葉與水流之間的變化,並隨時調整注水狀況。
注水「輕重緩急」隨茶葉形狀與品種改變,高山烏龍的球狀茶葉水柱大而急,沖開糾結茶團,才能得清新芬芳;陳年老茶茶葉疏鬆脆弱,注水宜緩而細,讓熱水輕輕撫開茶葉,才能一品雋永;碎茶又該怎麼辦?水流沿著杯、壺壁,緩緩倒入,別打亂一池春水,那只會喝到滿口茶葉渣!
注水是種修行,了解茶葉個性,投以適切的水柱與沖茶力度,才能得到真好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