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興

撥開「資訊不對稱」藏茶與器葵花寶典②

來自緬甸的茶人將鴉片地區替代作物茶進行了分享,其茶樹以及製茶師傅都來自台灣,同樣茶樹,生長在不同地區,實作提醒藏茶者分山頭氣的核心價值。黃桂樞的《普洱茶文化朝聖之旅要到普洱》說明產地的重要性,就如同買普洱茶只看外包裝,不究內容,茶餅外觀的後發酵?還是用潑水加速氧化?能由不同面向多元梳理資訊才足見茶之妙境。

回歸茶的實際功能「喝」,俞驊的《香港文學中的茶餐廳與茶文化》,文獻中可找尋常民樣態,更經此發現地方茶的品茶實景,驗證陳年茶藏放的真實性,同時延伸品茗帶來藏樂並和食物共感況味。

茶與餐擁有互相弭補的效果,研討會開幕式裡,我以《餐茶五感潛質之探析:如何成為侍茶師》為題,講述以茶為師,餐與茶該如何搭配,才能夠創造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將餐茶與人的五感結合,成為一種新的品飲論述,「茶是拿來喝的!」不要將期望放在拍賣公司或是茶市場翻揚高價所帶來的驚喜,不辜負茶的本質,透過品飲才能享受餐茶和鳴的味蕾驚喜,讓茶成為收藏投資外,為味蕾身體感帶來的效益才真是「獲利」。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0年1月 #148】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