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雅興

84歲王淑惠藏名瓷.茶史.寫傳奇 當德國麥森遇見台灣茶虎

84歲的王淑惠收藏德國麥森Meissen限量茶器,牽引聯結:她出身茶葉世家,父親王水柳和叔叔王添灯、王進益是日治時期將包種花茶拓展到東北、南洋的大茶商,是真「茶虎」。王淑惠則愛上名瓷精繪兼具觀賞和品茗實用,她希能將茶業的歷史傳承對映西方茶器,構建東西文化交流茶的美好世界!

放在櫃中麥森〈威尼斯之旅〉的主題茶器,係現代風格勾勒出嘉年華的歡樂,紋樣佈滿銀飾和面具圖案字繪慶典,歡愉風情,王淑惠說:「茶具豐富的色彩讓她憶起父親創文山茶行寫下豐滿的史詩。」王淑惠看到父親的日記記錄著台灣茶業市場起起落落的景象;記錄著台灣茶曾有的風光,寫實記錄開展事業佈局細節;記錄著他對社會、時事與國際局勢的看法。梳理勾勒出日治時期台茶發展的脈絡,每每看見自己收藏名瓷跟茶器,由衷生起對父親的追懷。

她櫃上一套〈山茶花之春〉茶器中冷冽中綻放的山茶花紋樣,象徵女性艱苦環境的茁壯,王淑惠用她堅毅中的溫柔,出版了《台灣茶人王水柳》的日記文本,不只是追念父親更是台灣茶事的重要收藏。今日喜歡談喝茶配八卦,卻不去收藏當年真人的茶故事,實為憾事!王淑惠幼時所聽到的茶事,說著台茶三兄弟奉獻茶一生的芬芳。

日記說著兄弟茶情:1919年2月間,王添灯由友人陪同返回安坑。農曆三月初一,22歲的王水柳也向山林課辭職,回到安坑,跟著父親做粗製茶葉的買賣,從此展開他的茶人生涯。日治時期,賣茶和種茶嚴格區分不可跨界,王家原本是茶農,到1933年才從茶農成爲茶商。後來王水柳在淡水河畔的大稻埕港町租了一間房子,開設了一家「文山茶行」就此三兄弟共同創業。

文山茶行從長兄王水柳(1898-1992)、老二王添灯(1901-1947)到老三王進益(1902-2007),寫著近代台灣茶的發展史,在台灣茶業史中值得追憶!

王進益是將台灣在世界各地比賽的獎狀保留下來的人,1914年爪哇三寶殖民地博覽會台灣包種烏龍茶獲獎的獎狀;1911年義大利博覽會台灣茶獲獎的獎狀;1900年法國巴黎舉辦萬國博覽會,當時台北茶商公會出品烏龍茶獲最高證書,這全是王進益在台北茶商公會時刻意保留,他用黑色包裝防止獎狀褪色,至今才能留下台茶得獎紀錄。

王家老二王添灯留下「茶商鬥士」的美名,王添灯曾任文山茶行的總經理,曾經幫其兄王水柳開擴茶行到東北一帶,後來王添灯在228事件中成了一位鬥士,除了茶業生意外,王添灯還做許多事業,如投資辜家的木業、陳炘的台灣信託與大公企業等等。此時,王添灯也漸漸在政壇及新聞界嶄露頭角。1946年王添灯選上省議員,由於他問政十分犀利,揭發弊案,點名批判貪官,著名的「糖包案」直指當時中國四大家族和行政長官陳儀分贓。他質詢的「白蟻吃鴉片案」則指專賣局長私吞鴉片,當時官員卻回答鴉片是被白蟻吃掉的。這時,王添灯卻找醫生及科學家來測試,發現白蟻根本不吃鴉片。事實上,鴉片是被高官貪污給「吃掉」了!王添灯因此博得「鐵面議員」之稱。

王氏三兄弟一生為茶寫下台茶外銷東北及南洋的茶葉帝國。王淑惠的茶葉罐是有麥森瓷器名畫玫瑰紋樣,四面畫四款不同玫瑰花,代表高貴、堅毅、崇高,紋樣引思情,勾引出埋沒半世紀台灣包種花茶出口的秘辛再現,就在王水柳的日記中。

〈王水柳九四回憶〉載稱,1933年3月,他與友人張西河、劉宗妙、黃漢水,共同創立經營茶業南興洋行,擔任取締役(董事)。他同時也把二弟添灯拉來入股爲董事。4月,王添灯擔任南興公司總務,從此展開「意氣風發」的實業生涯。王水柳回憶說,「南興以源美茶行的包種茶爲商標,輸往南洋印尼之三巴籠銷售,年有三十萬斤左右之數量。」台灣包種花茶外銷轉口至香港「換裝」,「源美」、「美珍」及「英美」商標。我兩件舊藏原裝茶葉上的字樣揭露,這些珍品包種花茶背後的推手,原是台灣貴德街茶商。

南興茶行外銷成績,同時更見文山茶行將包種外銷東北、南洋、沖繩等地的佳績。然而,往日光輝留下追憶,1991年王水柳94歲高齡想到天津看當年文山茶行支行,王淑惠為父親如願,帶父母重逢故地再見茶行。

王淑惠讓父親如願以償,2011年更成立基金會出版日記。王淑惠復刻父親曾經擁有的品牌,她在茶山找了烏龍茶奇種、金萱及烏龍,透過精緻的焙火,成為父親茶行再現的芬芳!

王淑惠收藏麥森瓷茶具的濃彩,映出她生命中舊藏的茶事,從一個其貌不揚舊茶裝裡看到當年台茶的風光,王淑惠懷思將父親成堆的日記梳理出文獻,復刻90年前王水柳茶品牌傳遞芳香。她說手上麥森瓷茶器泡飲台灣茶,生津蘊藏好茶好器的雋永,正在這位84歲王淑惠身上發散!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4年4月 #199】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