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茶茶葉

當主觀口味壓倒客觀價值──賈母誤了六安茶?!

畫家郭凱寄來安徽名茶「太平猴魁」,茶的樣式和鮮爽聯結了《紅樓夢》中的六安茶,更訴說著茶因人而貴的現實。六安茶做為歷史貢茶,卻因賈母的個人偏好使六安茶成為邊緣茶,更映照品茶的主觀好惡勝過茶客觀好壞,做為愛茗者果真可以任性不顧茶品的相對價值嗎?

六安茶出名甚早,明清時期早是宮內御用茶品,《國朝宮史》日用.卷17中記載:「皇貴妃、貴妃、妃、嬪每月例用六安茶十四兩、天池茶八兩;貴人每月六安茶七兩、天池茶四兩。」嬪妃級別每月才能用六安茶14兩,六安茶名貴早在明朝,六安州就開始進貢茶葉;《霍山縣志》卷3記載:「六安州歲貢茶二百袋,每袋重一斤十二兩,明制也。自弘治七年分設霍山縣,後隨定額分辦,州辦二十五袋,縣辦一百七十五袋。」可知明清時代,六安州貢茶大多出自霍山縣。

清初六安茶貢茶地位不變,清康熙十七年(1678)《清會典》載:「這年題准,浙江、江南、湖廣、福建應解進獻芽茶,具照江西例,布政司匯齊,仍應穀雨後十日照例起解。其江南省六安霍山芽茶,仍另委官起解,於進到時,即會同光祿寺交送內務府收供內用…。」當時布政司是負責管理朝貢的茶,為了讓皇帝享有最新鮮的茶,朝貢規定在穀雨後十日,就是做完春茶後,立刻快馬加鞭送抵京城,由當時的官員親自押解六安茶送抵內務府供內用,六安茶受皇室偏愛,由產季一出茶十日內由安徽送抵京城的快遞情節,洞悉皇室品茶要新鮮!那麼如此出名的貢茶,為何被《紅樓夢》描述成賈母不想喝的茶?

財富社會地位懸殊,價格認同自有高度反差。賈母對六安茶的厭棄,得由其生活習慣探析:光是才吃完酒肉,吃六安綠茶顯然不搭;讓肉食蛋白質消化,惟烘焙過的老君眉更助功,賈母吃茶有多樣性的選擇,也就不必屈就單一口味。何況第41回一開始也說:「賈母等吃過茶,又帶了劉姥姥至櫳翠庵來」,顯然賈母一路吃茶,這時必須味醇厚的武夷茶壓過上口的綠茶才能去油膩。加上品茗的時機不對,六安茶被邊緣化,非茶質問題。

六安茶又隱藏哪些輝煌光輝?北京故宮傳世藏罐上的朱泥蓋以陰刻書寫「六安」二字,彰顯六安茶的清雅風味,是為宮中日常用茶,亦說明六安茶非隨意可取,清廷對六安茶用茶量有嚴格規定。

翻開清宮紀錄六安茶和其它貢茶被列管的,清康熙28年(1689)設茶庫及磁庫,至此所謂「內部六庫」齊備;茶庫專司收存人參、茶葉、香紙、絨線、紕纓及顏料等項,設員外郎二員、六品司庫二員、無品級司庫二員及庫使十五名來專門管理茶庫的業務。

賈府元春晉封鳳華宮尚書加封賢德妃,受恩典出宮省親,大觀園專為元妃建了省親別墅。後人或以為元妃可直達天廷,取個六安茶回賈府理所當然?按《國朝宮史》元妃級別在宮中每月可用六安茶為14兩,同時清宮設有茶庫專司貢茶進出,每筆均有紀錄,係無法任意取用。

茶庫專人專用,不同階級按月撥茶按茶種、茶量一併管理,那麼元妃即有想恩賜賈府貢茶之意,恐已不能隨意為之,應由皇上恩批。賈府人多用茶量大,比照皇室設有茶房專人選茶、管理茶。六安茶外,文本中出現吃茶的種類多,除貢茶外,也紀實了賈府花大錢買茶,當時茶的價格與物價對照如何?六安茶是貢茶,元妃每月才能領14兩,於是賈府就納入茶房採購清單,茶產區賣高檔茶視同貢茶等級,願出好價購之不難。

除了列為貢茶,六安茶更是當時文人歌頌的茗茶。袁枚(1716-1797)《隨園食單》就將六安茶列入名茶系列中。同時六安成為貢茶紀錄可見於清代查慎行(1650-1727)撰寫的《人海記》中,其間記錄了當時各省貢茶細目,來自安徽省六安縣的貢茶數量為300斤,名列前茅,可見安徽的六安瓜片受皇室的偏愛,六安茶在清代同受文人推崇。

當時記錄安徽省六安、金寨、霍山,皆選擇葉片剔除芽尖、茶梗炒製而成,因形狀如瓜子故稱「瓜片」,瓜片湯色翠綠明澈,滋味醇和鮮爽,比其他綠茶多了韻味。

乾隆41年(1776)的《霍山縣志》記錄:「霍北迤邐而西,約二百餘里,皆茶山也。」瓜片是在「小茶」的基礎上創新而成,以金寨縣齊頭山的品質最佳,稱為「齊山名片」,產於金寨縣齊雲山鮮花蝙蝠洞,因為有數萬隻蝙蝠棲息,排出的糞便富含礦物質,是茶樹生長的好肥料,都是採摘一芽二三葉,及時掰片,老片嫩片分開炒製,以此基礎所創的「齊山翠眉」新品,就是用採下的芽頭單獨炒製而成。

今日六安瓜片名列中國十大名茶,六安瓜片的做法屬於不發酵的炒青,工法有許多特點,分為生鍋、熟鍋、毛火、小火及老火五道工序,拉老火為製作關鍵,其要訣:木炭火焰須猛,上烘的竹簍快速通過時間短,翻烘次數須多,以間接熱源將茶葉的水分及醇味保留下來,如此須反覆一百多次,才能夠做出最高級的瓜片。

品六安茶得按等級、外觀來作選項,六安位於皖西大別山區,山高林密,雲霧瀰漫,年平均溫為攝氏15度,年降雨量充足(1200-1300毫米),濕度大,土壤質地疏鬆,土層深厚,這是茶樹生長的良好自然環境。六安瓜片依照產區分為內山瓜片及外山瓜片,分別都分四級八等。翠眉外型勻齊,纖秀似眉,白毫披露,色翠綠潤,湯色淺綠,嫩香高長,滋味鮮醇,有花香。

今日品歷史上的貢茶非夢事,台灣品綠茶是小眾,然綠茶這不發酵茶有深邃文化底蘊,品著手上今春綠茶新鮮盎然,對愛普洱濃郁,烏龍花凝重的愛茗者,不發酵綠茶的鮮嫩,不要像賈母因貪甜食、愛吃肉,而忽略了綠茶淡雅娟秀的珍味。

◎收錄於【藝術收藏+設計2022年6月 #177】

Related Articles

Back to top button